智慧城市概念自2008年提出以来,全国各地加速布局实践,历经多轮迭代演进,先后形成概念导入期(2008-2012年)、试点探索期(2012-2016年)、统筹推进期(2016-2020年)等重要发展期,正迈入集成融合发展的新时期。智慧城市进入集成融合期(2020年后)以来,相关技术集成、制度集成、数据融合、场景融合较为活跃,初步呈现出四大发展态势:一是政策方面,国家系统性整体性布局、各地分级分类推进;二是技术方面,数字孪生与深度学习技术加速重构智慧城市技术体系;三是应用方面,应用整合带动数据与业务需求、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四是实践方面,加强省市县统筹协同发展,并逐步向基层治理延伸。智慧城市系统功能有哪些?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和城市形态的新概念,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带领城市发展的新潮流,城镇化的下半场,智慧城市建设将承担重要的角色。
一般认为,智慧城市的概念早前由IBM在2009年提出(《城市大数据平台白皮书 1.0》,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BM将“智慧城市”定义为: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及实践综述》,陈伟清、覃云、孙栾)。维基百科中,卡拉格鲁(A Caragliu)等人认为“智慧城市是将硬件设施与便捷质量的信息通信及社会设施有机结合的城市”。 上海智慧城市媒体当前,智慧城市成为国际城市化发展的热点之一,全球都在紧锣密鼓的布局智慧城市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500个城市宣布了智慧城市建设计划。而在全球,已经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超过了1000个。但什么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智慧城市?一个城市如能被冠以智慧之名,它的智慧必然是流动的,流转在不同的场景之间,并串联起这些场景和人。不难发现,智慧城市的目标,都是以人的体验、感受、行为方式为出发点而不断升级进化,无论是智慧的公务还是智慧的服务,都通过技术能力,不断简化流程让办事人员获得了良好的服务体验,让企业感受到政策的关怀。
“城市智能体”就像一个拥有完整感官的智能化载体,通过遍布全城的物联网感知系统拥有视觉、嗅觉和触觉,以5G和物联网技术搭建老百姓能感受到的城市骨骼和脉络,以大数据和强大算力作为重心的心脏,处理海量的数据。紧接着,用先进的AI技术作为智慧大脑。这样,城市便成为一个拥有感知、骨骼脉络、心脏和大脑的综合智能体。
一座城市是有生命的。传统的城市治理往往更注重顶层设计,忽视了平台搭建后的运营。而城市智能体恰好通过从下到上的融合贯通,以云为基础,以AI为重心,通过云网边端协同,构建开放、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系统,实现了事务治理的高质量提升。 智慧城市不是单纯地将城市高度信息科技化,而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来发展城市特色化建设。
如果说当下在中国新基建中超火的名词是什么,智慧城市这四个字几乎脱口而出。而在雪亮工程已经基本结束的当下,智慧城市接过了雪亮工程的大旗,成为了对安防企业来说利润比较大的项目。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巨大的蛋糕将为多个产业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之所以称为“新”,其内涵自然是与过去笼统的智慧城市建设有所不同。
而其首要特点,则体现在项目的一体化程度上。
在过去,一个整体项目往往是由数个小项目拼接而成,不同承包商给出的解决方案在落地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兼容难、数据孤岛、信息安全等林林总总的问题。
2021年伊始,各地便接连发布新政,智慧城市开局即成热点。上海超图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不只是房地产发展的新方向,更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在今年发布的多项智慧城市构建整体方案中,大数据能力都成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纲要中单独拎出来提及的重点。
而在《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要加快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
健康码在特殊时期访问量突破60亿,已成为复工复产的重要凭证;在这份数据背后,是庞大用户基数建立的大数据管控体系。
在各地区的发展纲要中,依托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智慧城市系统中枢也被反复提及。而云计算和区块链都是提升管理效率的功能,大数据作为其构建的重心具有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关键作用,被各地区视为智慧城市招标的重要指标。
综合来看,大数据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各级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项目,依托XX码、XX在线在内的大数据平台已经遍地开花。
而如何取得数据,依托什么样的软件平台来收集数据、整理出大数据已经成为相关企业们需要率先考虑的问题。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