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磷脂酰丝氨酸指的是一组化合物,而并非单一成分,这是由于不同原料来源的的产品脂乙酰残基变化非常大。磷脂酰丝氨酸存在于所有的动物、高等植物以及微生物的DHA+PS(磷脂酰丝氨酸)生物膜中,是细胞膜磷脂的重要组分之一,它占哺乳类动物脑中全部磷脂的10%~20%,对许多细胞代谢过程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磷脂酰丝氨酸通过甲基化可生成磷脂酰胆碱,后者又可作为合成乙酰胆碱的前体,参与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并在细胞膜受体与第二信使间起中介作用;另外,磷脂酰丝氨酸还可刺激细胞膜上的Na+/K+-ATP酶、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羟化酶。磷脂酰丝氨酸是存在于细菌、酵母、植物、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膜磷脂。PS磷脂酰丝氨酸食品销售
磷脂酰丝氨酸通常位于细胞膜的内层,磷酯化合物中的磷酸甘油酯类,是细胞膜组分之一,与一系列的膜功能有关。尤其在人体的神经系统,是大脑的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同时对大脑的各种功能(尤其是对大脑的记忆力和情绪的稳定)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它能影响着细胞膜的流动性、通透性,并且能刺激多种酶类的代谢和合成。磷脂酰丝氨酸可由人体利用丝氨酸合成产生,它可影响脑内化学讯息的传递,并帮助脑细胞储存和读取资料,是维持大脑正常记忆力、反应和健康情绪的重要营养元素。浙江婴幼儿PS磷脂酰丝氨酸辅助食品供货商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又称复合神经酸。
磷脂酰丝氨酸主要位于细胞膜的固有小叶中,占细胞膜双分子层总磷脂的10%~20%,在神经组织中更是高达70%,发挥重要作用。另外,磷脂酰丝氨酸也辅助细胞间联系。以前实验和临床试验的磷脂酰丝氨酸主要来源是牛脑,这种磷脂酰丝氨酸经常用BC-PS(bobinecortexphosphatidylserine)表示。现在,已经有多种磷脂酰丝氨酸来源,如植物(主要是大豆)提取、微生物酶转化等。磷脂酰丝氨酸对于神经元细胞膜至关重要,尤其是对神经元间的连接。有人试图提出磷脂酰丝氨酸给药的药理学和临床效果的作用机制,但是这样却产生了一个问题:外源的磷脂酰丝氨酸是否能到达细胞膜的内侧小叶,以及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即:刺激蛋白激酶C、(Na+-K+)依赖性ATP酶、酪氨酸羟化酶和促进Ca2+摄取等]是不是内源磷脂酰丝氨酸的作用。
现代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如不再食用内脏),食用健康食品的意识增强(如吃低脂、低胆固醇食品和避免食用大量肉类食品),以及食品危机(如疯牛病和口蹄疫)导致人们摄入磷脂酰丝氨酸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更严重的是,现代工业化生产出的脂类和油类产品中的天然磷脂含量下降,进一步减少了正常人每日应该摄取磷脂酰丝氨酸的数量。一般来讲,如果饮食中有较多的肉和鱼类,磷脂酰丝氨酸的摄取量大约为180毫克/天;如果食物中脂肪含量低,那么每天磷脂酰丝氨酸的摄取量将只为100毫克,甚至少于50毫克。据统计,正常人每日磷脂酰丝氨酸的摄取量与正常需求量间差距在70—150毫克之间,素食者尤为缺乏,其差距达到200—250毫克。鉴于以上原因,正常人每日需要补充100—300毫克的纯磷脂酰丝氨酸,对于素食主义者、低脂肪或低胆固醇饮食者以及老年人来说,这点更加重要。此外,其他一些饮食习惯也会降低大脑中磷脂酰丝氨酸的含量。例如,饮食中缺乏欧米伽3脂肪酸会使大脑中磷脂酰丝氨酸的含量降低28%,进而改变大脑海马体的生物化学功能。磷脂酰丝氨酸对大脑的各种功能(尤其是对大脑的记忆力和情绪的稳定)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磷脂酰丝氨酸(PS)由三部分组成:亲水性的甘油骨架为头部,2个较长链烃的亲油基团为尾部。头部由3个基团组成:丝氨酸残基与磷酸残基结合后与C-3位甘油的羟基连接;甘油的另外两个羟基分别与脂肪酸成酯后组成尾部。甘油C-2位的脂肪酸与C-1位的脂肪酸相比,碳链一般更长,而且不饱和键更多。其结构决定了它的独特性质,带有负电荷的头部为亲水性(或水溶性),由脂肪酸组成的尾部为亲脂性(或脂溶性),使得PS具有双亲性,既有亲水性又有亲油性。磷脂酰丝氨酸帮助脑细胞储存和读取资料,是维持大脑正常记忆力、反应和健康情绪的重要营养元素。江苏粉末状PS磷脂酰丝氨酸供应企业
补充磷脂酰丝氨酸能增加脑突刺数目、脑细胞膜的流动性及促进脑细胞中葡萄糖代谢。PS磷脂酰丝氨酸食品销售
磷脂酰丝氨酸又被称为复合神经酸,由天然大豆榨油剩余物提取,是细胞膜的活性物质,尤其存在于大脑细胞中。磷脂酰丝氨酸的功能主要是改善神经细胞功能,调节神经脉冲的传导,增进大脑记忆功能。由于其具有很强的亲脂性,吸收后能够迅速通过寻找屏障进入大脑,起到舒缓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加脑部供血的作用。磷脂酰丝氨酸还可以作用于大脑内,影响心情的神经递质水平,促进注意力集中,提高警觉性和记忆力,帮助缓解不良情绪。另外还可以帮助修复大脑损伤。PS磷脂酰丝氨酸食品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