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结构轻量化中无可替代的材料性能,在航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从1969年起美国战机碳纤 维的使用量比重开始持续增加达到36%,美国B2隐身战略机上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比超过了50%。随着近年民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民用飞机对于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量也逐步上升,如 B787和A350等,以及我国商飞的C919等。航空主要使用3K、6K、12K碳纤维。预计2020-2023年需求量不变;到2025年需求量将达到2.63万吨,贡献全球增量的10.6%(以2020年为基准)。航空航天市场中的民用航空市 场,至少需要3年才可能恢复到2019年的应用数量。当 得到进一步控制,市场复苏加上单通道飞机 采用碳纤维对市场的激增作用,航 空航天市场依然将会是碳纤维应用中举足轻重的一环。轻松超越,碳纤维材料助力工业突破。湖北机械碳纤维作用
碳纤维也适用于新能源风力发电,由于传统火力发电对环境有污染,所以风力发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提高发电效率一直是风力发电追求的目标。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玻璃纤维在大型复合材料叶片中逐渐显示其性能的不足,耐久性好、质量轻、高精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成为发电机叶片的优先材料,可以提高叶片的捕风能力。用于对材料强度和刚度要求高的翼缘部位,不但可以提高叶片的承载能力,促进风力发电的发展,而且碳纤维的导电性可避免雷击损伤。据分析,采用碳纤维叶片可减重20%~40%。碳纤维在电化学领域也有应用。研究发现,碳纤维可以满足燃料电池的要求,与传统碳材料相比,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和效率高等优点。用碳纤维制成质子交换膜扩散电极材料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河南精密机床碳纤维优势碳纤维的性能特点和适用场景。
碳纤维可以按照原丝种类、力学性能、丝束规格、原丝制备工艺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碳纤维分类标准如下:原丝种类:分为PAN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其中,PAN基碳纤维由于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产品力学性能优异,用 途 ,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迅速占据主流地位,占碳纤维总量的90%以上。沥青基、粘胶基的产量规模较小。因此,目前碳 纤维一般指PAN基碳纤维。力学性能:业内主要采用力学性能进行分类。企业产品分类主要参考日本东丽的牌号,并以此为基础确定自身产品的牌号及级别。此外, 按照现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家标准GB/T 26752-2020的力学性能分类,PAN基碳纤维分为 型、 中模型、高模型、 高模型四 类。丝束规格:按纤维数量不同可分为小丝束和大丝束,一般将丝束数量小于24K的碳纤维称为小丝束(1K 一束碳纤维中有1000根丝), 24K以上的为大丝束。小丝束碳纤维性能优异、产量低、价格较高,一般用于航空航天、 等高科技领域。大丝束产品性能相对 较低、成本较低、生产控制难度大, 运用于基础工业、民用领域。
碳纤维密度小、强度高、抗腐蚀性好、柔韧性好、稳定性好、应变能力强,是桥梁、建筑物加固和抗震的理想材料,所以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建筑领域发展很快。碳纤维制成的构架屋顶,可减小建筑的体积和质量,使施工效率和抗震性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模量高于钢材,弹性模量与钢材相当,但是拉伸强度远远大于钢材,耐久性能好。作为土木工程材料,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大量推广。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混凝土时,不需要加铆钉和螺栓固定,耐久性好,可提高结构构件抗弯承载力,减少地震危害,施工工艺简单,不改变混凝土结构,延长使用寿命。碳纤维,创新科技带领工业新时代。
你见过这样的“线”吗?直径只有为发丝的1/12,含碳量达90%以上,强度却是钢的7—9倍。这就是碳纤维,比钢强度大、比铝重量轻,小到钓鱼竿、羽毛球拍,大到新能源装备、航空航天,都有它的身影。碳纤维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等领域的稀有材料,它细如发丝,比重不到钢的1/4,强度却是钢的7~9倍,且耐腐蚀能力非凡,被称为“黑黄金”“新材料”。使用碳纤维材料的运载火箭能减重,还能减少火箭燃烧的能源。火箭重量每减少1公斤就能少用500千克燃料。同时,火箭的重量越小,它能携带的有效载荷就越多,每多一公斤的有效载荷,也都意味着运载成本的降低。而碳纤维的高精度不只能抵抗强宇宙射线的冲击,也能较好避免太空中昼夜温差大引起的材料变形等问题,极恶劣的条件下,也能出色稳定地发挥作用。碳纤维按照原丝类型可分为聚丙烯腈(PAN)基、沥青基、粘胶基等。四川机床横梁碳纤维效果如何
碳纤维,工业领域的黑科技。湖北机械碳纤维作用
碳纤维是指含碳量在90%以上的无机高分子材料,主要将聚丙烯腈(沥青或粘胶)等作为原料,经过高温氧化、碳化等环节而生成。碳纤维具有高硬度、高精度度、耐高温、耐腐蚀、轻质量等特性,可普遍应用于风电叶片、碳碳复材、航空航天、压力容器、休闲体育等领域,是性能优异、用途普遍的国家战略性新材料。碳纤维又强又轻,还兼备纺织纤维的“柔”。“飞扬”采用了三维编织技术,一条条黑色丝束,每一束都包含着1.2万根碳纤维丝。经过三维立体编织,后面就像“织毛衣”一样织成了火炬外壳,既能够耐高温,又能够耐火,在800摄氏度左右的燃烧环境下都可以正常使用,能够长时间承受火炬燃烧时产生的高温。这是碳纤维材料头一次被用在火炬之上,也是我国自主生产的碳纤维材料的精彩亮相,汇聚了世界的目光。在车身制造方面,碳纤维的优越性能也大有可为。2022年年初,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生产的碳纤维成功应用于广州地铁18号线“湾区蓝”高速列车,“湾区蓝”成为国内首列车头罩采用轻质高精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地铁列车。湖北机械碳纤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