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开始翻身、爬行,就得开始加入感统训练的行列喽!那么,接下来分享一些0~6岁儿童在家玩的感觉统合小游戏,辅助改善感统失调症状,预防和提升感觉统合的能力。后天原因包括哺育不当或者教育不当。前者比如: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孩子出生后家长摇抱少,孩子**比较多,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过分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哭,造成孩子心肺功能减弱,口腔肌肉缺乏锻炼;不注重孩子适龄基本能力的训练,缺乏运动、缺乏游戏;缺少伙伴,群体生活不足,造成语言发育迟缓。 感统训练内容包含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能促进孩子的前庭觉、本体觉、视觉、听觉、触觉等发展。中度感统失调
【练与不练差距真的大吗?】据幼儿园老师反馈,练过感统的孩子和没有练过感统的孩子,看似都很聪明,能力却相差特别大!练过的孩子听题一遍过,没练过的孩子听题几遍还没理解…你说感统有必要练吗?[愉快]但对于一个普通的家长并没有甄别的能力,在他们心中两个角色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医生,如果都是这样看待孩子对于一个家庭如同灭顶之灾。我并不怀疑老师和医生的出发点,但在国外诊断特殊儿童是需要和孩子同吃同住三个月达到一些列评估和标准才能给孩子下诊断,怎么会如此轻易和草率。更可怕的是家长们因为爱子心切会上网查一系列的相关内容,会发现很多行为都可以和孩子对应上,越看越像造成了不可逆的结果。实际上家长不知道很多特殊儿童是先天问题,本身就会存在神经发育不完善的问题,所以感统失调的问题一定会存在,但不等于存在感统失调就是特殊儿童,即便是重度感统失调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训练提升能力,这和特殊儿童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早期感统评估感觉统合失常主要是因为孩子感觉学习不足导致的大脑功能障碍。
同其实说到看电视,很多妈妈都会说对眼睛不好啊,影响视力发育之类的。但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有好有坏,把握好那个度就好啦。宝宝1岁多的时候我会陆陆续续的给她看电视,从一周两次慢慢增加,一般情况下是每次控制在半小时内。🔸先来说说宝宝看电视的利与弊:▪️好处——也是一种感统训练电视的画面更生动、音乐动听、发音也标准,能够很好地吸引宝宝去模仿和理解,对扩大宝宝的词汇量有好处。幼儿的视觉调节功能还没发育完善,电视屏幕的亮光和闪动会使宝宝的视力受到影响。(我们家是用投影+幕布,对比来说会比电视的影响小一点)看电视时宝宝经常坐着不动,运动量变少。看电视只是一种被动注意,如果宝宝电视看多了很容易变得不爱动脑、缺乏主动性,失去思考力和创造力。
举个打乒乓球例子乒乓球过来以后,需要判断球的高度,速度,力度,以及运行轨迹,再根据这些信息来调整自己的击球的姿势,把球击打出去。当对方打过来以后,再次重新判断球的高度,速度,力度,以及运行轨迹,再根据刚才的经验,再进行击打。我们来看一下,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内容,眼睛要看球,涉及到视觉追踪能力,拍子要打到球,需要手眼协调能力,如果球打的有点高,或者有点远,就需要移动能力,涉及到了平衡和姿势的转换能力,还有跳跃的能力。再加上快速的反应能力,思考如何能够打赢对方,预判对方的击打的线路等等我们把这些综合一下,基本就是感统所涉及的范围了。感统的介入,并不是病理的医治,他是从客观上,把孩子潜力挖掘出来,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未来的发展空间。重在功能上,而不是单纯的动作上。 感统训练只要做,就会有效果,只要有感觉刺激,就会有功能的发展。
感统训练的主要作用如下:帮助儿童发展感知、运动和认知技能:感统训练可帮助儿童发展感知、运动和认知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平衡感和空间感知能力。改善儿童的学习效果:感统训练可促进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结,从而提高儿童的学习效果,增强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通过感统训练,儿童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控制和自信心,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环境和人群进行互动。改善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处理压力和情绪问题,减少不良行为和情绪反应。 感统全称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中度感统失调
感统训练让身体更协调,运动更灵敏,反应更敏捷,思维更灵活。中度感统失调
大多数的家长还是认为感统是有问题的孩子才做的训练,我的孩子很好他不需要。所以当时来找到我的也都是“特殊儿童”。在从业的**年我训练的儿童以脑瘫、自闭症、脑外伤、低智等特殊儿童为主,接受的学习内容也是针对特殊儿童的训练方法。机械、重复、刻板的训练只为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可以自食其力,有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就可以了。我也会尝试很多方式陪他们游戏、抛掉所谓的训练流程,我发现即便是特殊儿童也是可以逐渐有回应的,他们实际上也是需要情感的互动的,一个脑瘫的孩子虽然不会说话她可以笑着过来拥抱你,一个自闭的孩子可以把他心爱的零食和你分享······ 中度感统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