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的基本信息:1、外泌体的大小:外泌体的直径约40-150nm。2、从研究上来讲并不太严格区分外泌体或微泡。3、外泌体属于胞外囊泡类,除了外泌体之外细胞还分泌微泡以及其它的膜囊泡。4、外泌体的直接比微泡的要小,后者直径为100nm-1μm。5、外泌体的数量:人体中大约有1014个,近乎于平均每个细胞产生1000-10000个。6、外泌体的细胞源:人体中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均能产生外泌体。7、外泌体具有异质性,即使是同一种细胞分泌的外泌体都有可能具有比较大功能区别。8、外泌体的存在:外泌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组织、细胞间隙、体液中。9、外泌体产生于细胞中的多泡体。外泌体膜中有跨膜蛋白PGRL、LAMP1、LAMP2。外泌体lncrna摄取
外泌体的生物发生和鉴定。液体和细胞外成分,如蛋白质、脂类、代谢物、小分子和离子,可以通过内吞作用和质膜内陷,与细胞表面蛋白一起进入细胞。由此产生的胞腔侧质膜芽的形成表现为质膜的外-内取向。这一出芽过程导致芽的形成可能与内质网、跨高尔基网络(TGN)和线粒体预先形成的早期核内体融合。ESEs也可以与ER和TGN融合,这可能解释了内吞物如何到达它们的。因此,一些ESEs可以包含膜和腔的成分,可以表示不同的起源。外泌体表面蛋白包括四聚体蛋白、整合蛋白、免疫调节蛋白等。外泌体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细胞表面蛋白、细胞内蛋白、RNA、DNA、氨基酸和代谢物。江西血液外泌体外泌体其特指直径在40-100nm的盘状囊泡。
外泌体研究背景:胞外囊泡是从细胞膜上脱落或者由细胞分泌的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主要由微囊泡、凋亡小体、外泌体组成。而外泌体是其中一类小囊泡,直径为30~150nm,密度1.10~1.18g/ml,可携带核酸、蛋白质质和脂质等,存在于血液、唾液、尿液等多种体液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外泌体可以通过细胞间转移核酸、蛋白质、脂质等特定物质,发挥特殊的功能。如在抗原提呈细胞中呈递抗原程中、肿细胞细胞发生了发展、神经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外泌体的分析和检测可以辅助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将其中一种针对外泌体表面抗原的抗体固定在微孔板的表面上,将外泌体样品暴露于含有固定抗体的孔中,由于抗体-抗原相互作用,表达抗原的外泌体将被捕获固定在板上。将未捕获的样品内容物洗掉,并使用另一种抗体检测固定的外泌体。ELISA已用于从尿液、血浆和血清中分离出外泌体,当使用标准液(已知外泌体的量)创建标准曲线时,甚至可以进行定量。但是,此方法需要通过超速离心或超滤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同样,流场-流分离与紫外线分析仪和光散射检测器相结合已被用于分析外泌体的大小和纯度。外泌体属于胞外囊泡类,除了外泌体之外细胞还分泌微泡以及其它的膜囊泡。外泌体膜蛋白可以被蛋白酶剪切,剪切的碎片可以作为配体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活跃细胞内的信号通路。
Exosome,中文名外泌体,是一种能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大约40-100nm。尽管外泌体较初在1983年就被发现,但人们一直认为它只是一种细胞的废弃物。然而较近几年,人们发现这种微小膜泡中含有细胞特异的蛋白、脂质和核酸,能作为信号分子传递给其他细胞从而改变其他细胞的功能。这些发现点燃了人们对细胞分泌膜泡的兴趣。2015年,随着精确医学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能做到疾病的精确诊断和诊疗。外泌体作为一个新型的研究热点,由于它在体内存在的普遍性和获取的便捷性,已经成为了疾病诊断诊疗的潜在有效方式,在精确医学发展上有着光明的前景。外泌体的纳米球膜型结构由双层脂质形成。外泌体的工作原理
通过临床数据分析显示外泌体整合素可作为预测肿细胞转移的部位倾向性的诊断指标。外泌体lncrna摄取
外泌体的提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超速离心法,这是目前外泌体提取较常用的方法。此种方法得到的外泌体量多,但是纯度不足,电镜鉴定时发现外泌体聚集成块,由于微泡和外泌体没有非常统一的鉴定标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此种方法得到的是微泡不是外泌体。二是过滤离心,这种操作简单、省时,不影响外泌体的生物活性,但同样存在纯度不足的问题。三是密度梯度离心法,用此种方法分离到的外泌体纯度高,但是前期准备工作繁杂,耗时,量少。膜受体的识别是外泌体细胞反应的基础,它可能活跃受体并随后导致相关信号通路的活跃。外泌体lncrna摄取
上海宇玫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以提供外泌体提取试剂盒,外泌体,外泌体检测,外泌体提取为主的外商投资股份企业,公司成立于2015-10-16,旗下Umibio,已经具有一定的业内水平。宇玫博生物致力于构建医药健康自主创新的竞争力,产品已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国内外众多企业和客户所认可。